稻田里聽娃鳴,樹上掛巢引鳥,在河邊放吊瓶……上海市金山區的孩子們剛度過的這個暑假“野”趣十足。“太用心了,小朋友不僅玩兒得開心,還學到了環保知識。”家長們無不為活動籌劃組織方豎起大拇指點贊。
這正是金山區生態環境局充分依托區內各類平臺資源,與多部門聯動,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主題,結合首個“全國生態日”組織的暑期環保課堂?;顒舆M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為全區青少年傳播生態文明思想和生態環保知識,倡導踐行綠色環保理念,奉上了內容豐富的生態環保“饕餮盛宴”。
硬核“孩子王”講師團,讓生態課妙趣橫生
在金山區石化街道臨桂路胖的小樹林中,十幾名孩子和家長正在環保講師的指導下用天然稻草制作鳥巢,“人工鳥巢,是全球公認的一種鳥類保護手段,為鳥類創造庇護所,也是在提醒城市化的世界要為鳥兒留下生存空間。”在講師的講解和指導下,大家小心翼翼地將制作好的鳥巢掛上樹枝,期待有鳥兒能在這里“安家落戶”。
這堂妙趣橫生的野外課,是金山今年暑期生態課堂的一個縮影。整個暑期,講師團助力全區各街鎮(園區)開展青少年環保宣教活動,宣講主題涉及“生物多樣性”“垃圾分類”“極端氣候和雙碳”等環保熱點話題,活動形式包括掛巢引鳥、肥皂制作、撿拾垃圾、酵素制作等,寓教于樂,讓孩子更好地學習生態環保知識。
23名講師,29個點位,85場次課程,為期兩個月的暑假,金山區生態環??破罩v師團誠意十足,帶來“環??破?rdquo;干貨滿滿。 講師團包含高中生、準大學生、退休教師、公益愛心人士以及環?;鶎庸ぷ髡?,他們課前認真準備,課后復盤討論,帶來優質環保暑期課。
“課上可以多講些例子和故事,孩子們會更坐得住。”在“金山區生態環??破罩v師團”群內,講師們正在討論如何讓課程更生動有趣。雖然暑期生態課程有提供統一的課件,但講師們還是精益求精,自發精心準備個性化教學PPT和精美教具,還會各自尋找典型案例,策劃互動小游戲,并在群內進行分享。經驗豐富的講師還開設了直播課堂,方便其他講師觀摩學習。講師們熱情高漲的狀態帶來良好效果,課堂上學生們積極發言認真學習,爭做“環保小衛士”。
走出去、請進來,滬浙“小親戚”一起鑒賞生態家園
“老師,這個活動真好玩,下次我還要來!”日前,在“金嘉平”生態研學活動中,來自上海金山和浙江嘉興兩地的孩子們,正在浙江嘉興市海鹽縣的秦山核電科技館里興致勃勃地聽講解員講解綠色核電知識,了解中國核電發展之路。
當天傍晚,孩子們又“跨省”來到上海金山區廊下郊野公園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跟著志愿者老師“夜探”生態稻田,在一聲聲歡呼中,許多小朋友都捕捉到了青蛙和蟾蜍,志愿者老師現場科普講解,引得孩子們興致大發,直呼好玩。
在金山HSE生命健康科普館里,孩子們用VR技術體驗生命與環保的奇妙;在平湖市臨港能源有限公司里,孩子們在互動中體驗垃圾處理全過程;在金山花開海上生態園,孩子們實地了解了奇妙的植物世界;在嘉興海鹽生物多樣性體驗館里,孩子們在繪畫桌上畫出了自己喜歡的生物……
據介紹,今年6月,金山區生態環境局與浙江嘉興市生態環境局、嘉興市生態環境局平湖分局簽訂《上海市金山區、浙江省嘉興市生態研學合作框架協議》,暑假期間正式啟動兩地生態研學活動。
“金嘉平”生態研學活動通過招募兩地青少年,以“綠色體驗官”的身份感受兩地生態文明建設成果,通過參觀、生態互動課程、講座等形式學習環保知識?;顒幼蚤_展以來,兩地圍繞“生物多樣性保護”“綠色農業”“生態修復”“綠色低碳”等主題,已在金山朱涇、廊下、石化街道,嘉興海鹽、平湖等地開展多次活動,共有百余組青少年家庭,200余人參加,孩子們在與大自然的互動中,進一步提升對生命的敬畏和生態環境愛護意識。
“今后,金嘉平三地將積極響應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戰略目標,共同探索生態環境治理新路徑,形成生態建設全民參與的共治共享新格局。”金山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
分角色扮演,感受守護美好環境背后的故事
用pH試紙測試水質,用專業的噪聲設備測定噪聲,學習佩戴防毒口罩……在“近距離環境監測大體驗”課堂上,金山區生態環境監測站的技術人員現場演示,將化學試劑加入一瓶粉色的水中,水立即變成了無色。接著,孩子們每人獲得了一份pH試紙,扮演起“環境檢測專家”,有模有樣地進行水質監測。隨后,在區生態環境宣傳與信息管理中心老師及專業環境監測人員的指導下,通過互動體驗,孩子們又了解環境監測工作人員如何利用空氣采集設備采集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如何監測噪聲大小,深入體驗了一把環境監測工作內容,進而了解守護環境的重要性。
輻射是什么?它看不見摸不著,真的很可怕嗎?孩子們對輻射的疑問,在“帶你了解身邊的輻射”體驗課上一一得到解答。授課老師用圖文并茂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形象的事例,向學生們講解了輻射的概念與產生方式,還通過威爾遜云霧室演示實驗,讓同學們觀察到一條條的宇宙射線呈現為白色細線狀,直觀地從視覺上“看到”了γ射線,神奇的實驗效果讓孩子們驚嘆連連。結合日常生活,老師還介紹了如何防范電離輻射,孩子們聽得全神貫注,紛紛表示不會再“談‘輻’色變”。
據了解,今年暑期,金山區生態環境宣傳與信息管理中心、區文化館組織開展以圍繞“學習”“愛國”“科學”“賞析”等系列暑期主題的教育活動,將“環保”與“文化”相融合,以展、演、教、玩等各類形式多樣的公共文化藝術、環保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在優質的活動實踐體驗中,展示青少年科學愛國、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金山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通過舉辦這些活動,讓孩子們共同學習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并以科普志愿者的身份,將自己的所看所學帶入校園、帶入家庭,宣講給身邊的同學和家人們。用小手牽大手,帶領身邊更多的人參與環境保護,共同建設美麗灣區。”